導讀:多年之前的生產隊集體上百畝土地,被上級強占開辦磚窯場,后磚窯場依政策拆除,然而磚窯場拆除卻不歸還村民土地,并且還圈起來繼續毀壞,繼而卻又長期撂荒。對于嚴重破壞耕地的情況村民多年來不停地舉報,卻又遭到了多方的報復……請看來自河南永城一位老年農民悲憤的控訴!
遭破壞的耕地成了一個個大水坑
反映人叫陳聚銀,男,漢族,永城市馬牧鄉趙莊村丁大樓西組人,身份證號碼412328195401014299。他19歲就在原生產隊當隊長,今年已是69歲的老年人了。1975年當時的馬牧人民公社書記王洪彬組織開會,決定征用包括陳聚銀所在的生產隊的100多畝的趙莊村(原稱大隊)的大約300畝土地用于建設磚窯廠。當時王書記承諾,只取土40公分燒磚,用完之后就把土地歸還村民,且每畝地補償70元。
堅固的圍墻毫不留情地把老百姓拒之門外
土地被占了,生產隊和社員卻沒得到一分錢的補償。開始動工后,陳聚銀看到取土時遠遠超過了40公分,就到公社找王書記,懇請王書記能不能手下留情,少毀點地,還給老百姓一部分,可是卻被王書記下令扣了三天才讓回家;到了1979年,陳洪章接任書記,陳聚銀又以土地遭嚴重破壞,以及政府無故截斷通往鄉里的一條大路為由找陳書記反映,卻又被拘留了15天。但不管怎樣受到懲罰,不管怎樣都不管,陳聚銀受村民之托還是沒停下向上級反映的腳步。
被磚墻封閉起來的100多畝土地
到了2000年之后,陳聚銀在磚窯廠取土后扔下的挖得坑坑洼洼的廢地上,經過整理,重新開墾出零零碎碎的10畝地種上莊稼,當時很多村民都在為荒廢的土地可惜,都在開荒一樣的主動復耕。
圍墻外面采過沙的撂荒地
因為陳聚銀不斷向上級反映問題,在2005年,鄉政府領導帶人再次摧毀了已種上莊家的陳聚銀重新開墾的土地。陳聚銀的老父親時年已78歲高齡,因出面阻止,卻遭鄉政府領導指使人暴打了一頓,F場有人報警,派出所卻拒絕出警。陳聚銀的老父親被打得全身是傷,臥床半年才得以恢復。為此陳聚銀因為老父親被打的事和鄉政府侵占、毀壞土地的事一起起訴到了法院。然而,法院工作人員一看是起訴鄉政府,就故意刁難,按土地畝數計算訴訟費,每畝地收取700元。陳聚銀肯定是繳納不起,按一百畝計算就是7萬元,對于一個普通農民這可是一個天文數字啊!為此,陳聚銀請律師到商丘市人大反映,人大糾正了法院的錯誤,批示共收取訴訟費2000元?墒,立案之后,法院卻不說開庭審理的事。陳聚銀無數次的催問了大半年,橫跨二年之久,終于絕望。法院收了訴訟費不開庭審理也是非常罕見的,然而陳聚銀也只有徒喚奈何。
圍墻里面遭破壞的土地成了大水坑
2006年,全國政策黏土磚窯全部炸毀。村民想著這次磚窯炸毀了會歸還土地吧,可是卻讓村民失望了,鄉政府不但不提歸還土地的事,又把其中的包括陳聚銀所在村民組的108畝在內的一百多畝砌成磚墻圈起來了。之后村民發現里面有人趁黑夜采砂出賣。繼之又引發其他村民在圈起來的磚墻外面也大量采砂。當然敢于明目張膽采砂的都是有關領導允許的,否則普通百姓誰也沒這個膽量。
再之后,村民聽說被一個2006年在任的副鄉長承包了這片磚墻里面的土地,最近還因為租金問題正在打官司。
圍墻外面四周隨處可見的水坑,水坑,水坑,原來都是耕地啊!
而本來已經遭到不同程度破壞的大片土地,經過燒窯取土、采砂等系列操作,則成了坑坑洼洼、高低不平的撂荒地,有的大坑甚至達十幾米深,常年積水。有的村民把取土或采砂被廢棄的部分開墾為耕地,卻被鄉政府肆意地摧毀,其中就包括陳聚銀重新開墾的部分土地。就在去年,有兩戶村民開墾種植的20畝小麥田也被摧毀。
前幾年鄉政府還在墻外面的約300畝土地的邊界上埋上了水泥界樁,扯上了鐵絲網。
圈占300畝地埋下的水泥界樁
2022年7月份,在陳聚銀不知情的情況下,鄉政府包村干部張業輝、時任村支書李能、村干部陳天學等人,帶人把陳聚銀在耕種的土地的地頭種植了38年的23棵楊樹從根部砍伐,直接賣掉(其他村民也有同樣的情況,可單單處理掉了陳聚銀種植的樹木,陳聚銀認為是故意報復)。陳聚銀知道后氣憤不過,就找領導理論。為了阻止陳聚銀控告,這期間張業輝、陳天學曾跑到北京找到陳聚銀的兒子,讓其兒子給他做思想工作,陳聚銀才被迫接受,到現在兒子還在記恨父親,甚至不愿和父親說話。說起此事,陳聚銀不禁老淚縱橫,嗚咽出聲。
遭破壞后的錯落無序、層次分明的土地
陳聚銀所反映的事斷斷續續地總算敘述結束了,如果詳細記錄恐怕會更多,所以只有簡單的記錄下這些。但是陳聚銀悲愴的故事并不知道何時會畫上句號。
根據陳聚銀反映的這些強行占地不予補償、嚴重破壞耕地、該退耕不退耕繼續侵占等問題,筆者到現場做了考察驗證,均證實陳聚銀所言不虛;筆者還向當地的幾位村民了解情況,大家無不為鄉政府侵犯村組村民的權益、毀壞耕地的行為而義憤填膺,也都為陳聚銀因為替村民發出正義的吶喊卻遭受打擊報復而鳴不平。
路邊深溝也是遭毀壞的耕地
村民給陳聚銀出具的委托書
以上情況,懇請能引起上級領導的關注,同時也請廣大網民給予最公正的輿論監督,以督促有關主管部門對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認真的調查,并依法依規作出正確的處理!
陳聚銀從1975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反映48年了,人生能有幾個48年?希望在陳聚銀有生之年,能看見一束正義的曙光出現,否則肯定會讓他死不瞑目。
再者,陳聚銀的初心,是為了本村組村民,并不是為了他自己,所以也希望能讓老百姓能看到一個好人的下場,到底是善有善報,還是善有惡報。
Copyright by 2015-2018郴州資訊網. All Rights Reserved .
青ICP備11003979號